反预期相关论文
非典型“连”字句的特异性可以通过互动构式语法理论得到系统说明;“连”字句的话语功能需要在互动交际的背景中考察。在实际语篇中......
新晋流行语“就离谱”“就无语”类表达,是由偏正结构“就+形容词”经过语法化形成的话语标记,具有反预期功能和评注功能。话语标记......
互动中当预期表达面临挑战时,表达者出于认可或会话原则,会通过交互主观性与人际功能较强的预期修正语“那倒是”使交际双方达成一致......
“还挺X (的)”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形式,本文则将其归为构式。以往的文章认为,“还”与“挺”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反预期功能。但是“......
"什么"是一个反预期话语标记,它的预期信息量有说话人的预期信息量、听话人的预期信息量以及社会生活的常规预期量三种参照来源......
疑问小句“你敢信”具备话语标记的特征,在句中主要用来表达反预期信息,是一个反预期话语标记。此外,在语用层面上,“你敢信”具备交际......
当代新兴构式“真·X”通过强化“X”的概念内涵来表达对某一范畴典型的强主观认定。“真”可视为强化标记,“X”主要由名词性成分......
本文研究现代汉语中具有反预期功能的时间副词,考察具有反预期功能的时间副词的范围、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并探究这些时......
比较句中的副词“还”具有隐性否定功能,说话人通过引进一个量级更高的比较对象来否定被比较对象的极值特征,这种否定的语义后果是......
网络流行构式“V了个寂寞”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构式义可以提炼为“用在反预期语境中,表达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说话人的理想预期不......
光杆NP和"一个NP"可以表示类指,但是同位复指式"人称代词+一个NP"并非类指,而是表示类同的个体指。它的构式语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
本文在分析"小心X!"的基础上,比较其与"一不小心X!"构式的差异,探讨后一构式从专化到异化到泛化的发展进程,探索预期与反预期机制......
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理论以及心理空间理论,讨论了现代汉语预期语义系统,考察了预期范畴与......
文章以表主观小量的“不就是X”构式为研究对象,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除了前言和结语,全文由四部......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相结合的角度,对“果然”的构句能力和预期预设功能进行了系统考察,论文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
反预期情状可分为反无定预期和反特定预期。“竟然P”成立的条件是存在无定预期E无定,多为隐性,可还原为类指句(generic sentences......
本文在对“大+时间名词+的”的研究基础上,结合BCC语料库中的相关语料,尝试从反预期结构式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大+时间......
本文结合疑问句的不同句法形式具体说明其反预期表达功能,认为反预期表达是疑问句非信息探询功能的一种.常见的能表达说话人反预期......
现代汉语中否定判断词“不是”多以表示常规否定而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不是”一词的弱否定表义情况也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考察日语マエカラ·サキカラ·ウチカラ时间从句的用法.以前的研究认为这些时间从句表示主句时间的起点,而对于其是否有表示单......
“更”和“还”两个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X比Y更W”和“X比Y还W”两个比较句式虽然相似,某种条件下可相互替换,但也有......
文章在分析了"其实"的基本语义类型后,将"其实"的语义分别置于命题内容平面、认识平面和言语行为平面中来探讨"其实"的语义类型在......
“AはBほどc(なぃ)”句式的基本特征是比较主体A和比较基准B形式上的不对称,主要分为省略性不对称、词性不对称、语境性不对称,不对称......
“还X就Y”格式是一种反预期格式,其所传达的信息可与受话人的预期相反,也可以与说话人的预期相反,还可与特定言语社会共享的预期......
现代汉语中表“毕竟”义的“到底”有着多样的句法表现、语义和语用功能。文章从“到底”的元语意义出发,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对“......
反预期标记体现说话者的视角和态度,语用推理在其演变中起主导作用,近十年来已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由于对反预期标记“反而”......
“我可能X了(个)假Y”这一构式蕴涵着丰富的逻辑语义,用形式逻辑阐释该构式能更好地探究语言的发展规律,它的语义逻辑具体表现为三......
文章基于真实语料分析了冗余否定构式“别不是”的构式地位、句法特征、语义特征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别不是”是一个......
"宁可A,也B"构式中,A和B之间必须构成"果-因"关系,这是其核心语义特征。如果具备这一语义条件,"宁可"句式基本上就是合理的。在因果关系......
根据"演绎-归纳-演绎"的方法,构式"X虽易,Y不易,且A且B"既有基式的常用类型,也有变式的扩展方式;从构件性质与构式层次看,构式的逻......
根据信息和标记理论,当代汉语中的“非但”是一个兼具反预期信息标示功能和反预期递进信息预示功能的标记词,其作用主要在于既标示先......
文章主要考察话语标记"怎么"。指出它是一个反预期标记,具有"惊异或意外"和"批评或嗔怪"两种不同的语用功能,这两种不同的"怎么"在......
2017年首个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了假Y"在各个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使用,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我可能X了假Y"就不计其数。比如"我可能画了......
“长天老日”是一个反预期标记,《红楼梦》中有许多时间类反预期标记,主要有四音节词、大+时间词、这么+A+天三类。这些反预期标记......
江淮方言中“说的”是后置型间接引语标记,标记相关信息是言者从他人那里道听途说而来。在道听途说来的信息的真值的不确定性受到质......
"不V不V Q"是现代汉语中一个缺乏研究的口语构式。该构式具有特殊的句法和语义特征,在语用上实现的是反预期功能。该格式是语法化......
留学生在使用“不但不p,反而q”时常常出现偏误。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从句式义、P与q之间的关系、句子的主语三个方面对“不......
近年来,话语标记语已成为对外汉语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学者们一致认为能否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话语标记语是评判一个人口语水平的......
从话语参与者的预期角度来分析,话语的语言成分传达的信息有“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中性信息”等三种。如果在语境里存......
概念叠加是指两个及以上同义或近义成分共现的结构。从语义上看,汉语概念叠加涉及的语义范畴主要包括程度、范围、时体、关联、来......
同为增量副词的"还"与"都"隐含比较义,具有反预期和元语否定的语用共性,在连字句中可以实现语义中和,"还"与"都"的中和受到基本义的制约,聚......
"连NP都/也VP"是一种反预期构式,它传达了一种反预期的信息:与受话人预期相反,一个最不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居然实现了。连字句构式......
期刊
“谁知”从上古的反问用法经过中古的“反问+感叹”用法和陈述用法,到唐代演化为反预期的话语标记。宋元时期,话语标记的用法臻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构式——“VP了也就VP了”。文章立足于对大量语料的收集、整理和考察,主要从......
本文从篇章语义、单句形式、结构比较等维度综合分析副词"差一点"的使用状况,揭示出它牵涉否定、反预期、时体等多个语法范畴。通......
在"反而"复句中,由于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上存在反差,所以形成了"反而"反预期的语用功能。"反而"的反预期可分成三类:与......
转折类词语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论题。本研究重点考察"倒"和"反而",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语体语法、篇章理论、认知语言学等理论......
本文基于"原来"一词的共时用法,讨论"原来"在其语义演变过程中反预期表达功能的形成,并尝试从其句法位置的改变、时间域向思维域的......